? ? ?去年9月,杭州市法學會召開三屆二次理事(擴大)會議,調(diào)整增補了部分理事。杭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金財在會上當選為市法學會會長。
新年伊始,王金財在接受民主與法制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杭州市法學會將團結帶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國法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精神,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化解社會矛盾,推動社會發(fā)展,維護社會穩(wěn)定,為建設“平安杭州”“法治杭州”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務保障,為“打造生活品質(zhì)之城,建設幸福和諧杭州”作出新貢獻。
????????????????????? 領跑浙江省內(nèi)法學會
記者:作為省會城市,杭州如何定位和推動浙江省法學會工作?
王金財:杭州市法學會確定的工作目標是:在浙江省內(nèi)法學會中起龍頭、領跑、示范、帶動作用,力爭在全國地市級法學會中走在前列。
杭州市法學會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工作。這個“中心”和“大局”,就是“平安杭州”“法治杭州”。杭州市2002年作了“平安杭州”的決定,這在全國是最早的,并把“平安杭州”定位為“三個環(huán)境”,即穩(wěn)定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首善的社會治安環(huán)境和良好的民主法治環(huán)境。2006年,杭州市委又作出了“法治杭州”的決定。
建設“平安杭州”“法治杭州”的實踐告訴我們,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解決改革發(fā)展時遇到的問題和矛盾,否則,平安、穩(wěn)定、發(fā)展就是不可持續(xù)的。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動員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不斷研究探索和總結提煉,完善相關法規(guī)、制度和機制,為維護社會穩(wěn)定、推進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法律支撐。如果說,這些年來杭州的平安建設、法治建設取得了一些成績,這是與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 找準定位 扎實工作
記者:杭州市法學會工作形成了哪些特色?
王金財:杭州市法學會從1998年12月成立至今,找準定位,扎實工作,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格局。
一是,一批法學法律界精英包括法學會會員成為政府咨詢決策的專家?guī)斐蓡T,為杭州市的決策、施政提供了法治保障。比如,杭州市法學會組織編輯了《杭州法學動態(tài)—建設法治杭州信息資料專集》,據(jù)此形成了《建設“法治杭州”調(diào)研報告》,為杭州市委出臺建設“法治杭州”決定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jù);組織法學、法律專家對杭州“藍孔雀”案有關股權歸屬及國有資產(chǎn)流失問題進行專項論證,為政法系統(tǒng)辦案提供理論指導,直接為國家挽回了數(shù)億元損失,得到了杭州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肯定。
二是,在維護法律權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人們對相關法律理解有分歧或?qū)δ硞€事件的執(zhí)法產(chǎn)生不同聲音時,法學會積極發(fā)揮職能作用。比如,2009年的“70碼”交通肇事案,杭州市法學會及時介入,組織專家提出了司法建議,對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平息事態(tài)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是,組織法律專家深入基層,參與維護社會穩(wěn)定工作。當前,社會矛盾處于凸顯期,由法學會組織法律專家作為矛盾糾紛的第三方參與化解,比較有說服力,能有效引導群眾情緒,化干戈為玉帛。目前,杭州法律進社區(qū)活動已全面普及,法律專家定期到社區(qū)法律援助中心坐診,很受群眾歡迎。
總之,我們依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通過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有力地推動了依法行政、司法公正,并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yǎng)。
????????????????????? 法學會工作要接地氣
記者:杭州市法學會如何結合實際,貫徹落實好中國法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精神?
王金財: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在中國法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對全國法學法律工作者提出的四點希望,是指導我們今后一個時期工作的綱領性文件。貫徹落實孟建柱同志講話和大會精神,重要的是結合杭州實際,能接地氣。
首先,要發(fā)揮法學會的職能作用,服務好地方改革發(fā)展。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杭州市法學會要動員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為杭州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提供法治支撐。要選準法學研究和法律實踐的重大課題,加強重點領域的法律研究,為黨委政府科學、依法決策提供保障。
其次,要積極建言獻策,助推好地方司法體制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為司法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杭州市法學會要積極參與地方司法體制機制改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尤其是對一些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要深入調(diào)研論證,積極獻言獻策,提供智力支持。比如,針對去年杭州糾錯的兩起歷史錯案,杭州市委政法委正在著手制定防止冤假錯案的實施意見,法學會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組織法律專家論證,征求法學法律界的意見,用第三只眼來尋找政法及相關部門的漏洞,使制度更加科學、完善。
第三,要充分調(diào)動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積極性,參與社會矛盾的化解,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引導、調(diào)和社會矛盾,充當化解社會矛盾的潤滑劑,做黨委和政府聯(lián)系基層、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與此同時,杭州法學會工作還必須加強法學會的自身建設,只有把法學會機關建設成充滿生機與活力、規(guī)范與高效的工作集體,才能團結帶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把思想統(tǒng)一到法治建設的軌道上來,發(fā)揮他們的正能量,積極投身到改革發(fā)展的進程中。這其中包括人財物的投入,加強軟件建設,提高法學會工作人員的法律素養(yǎng)和服務意識。(《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 孔令泉)